<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工程建设领域专栏 >> 政策文件 >> 新闻详情

        做实永“红”网 “格格”践初心 —— 永丰县以“四微”构筑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2-08 | 来源:井冈山报 | 专栏:工程建设领域专栏

        近年来,永丰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构建完善“党建统领聚合、各方力量参与、部门协同配合、作用实质发挥”的永“红”网格,以“微堡垒、微力量、微联动、微心愿”,推动以“格”办事、以“网”聚合,有效做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实现了“平时好用、战时管用”,打造了具有基层特点、永丰特色的“四微联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以“微堡垒”贴民心

        社区设立综治中心,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主任,建立网格化室、警务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公共服务窗口“四室一窗口”。按照“人员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将20个城市社区按照一个网格300-500户常住民的标准,统筹建立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小区业主委员会——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的纵向组织体系,将262个党小组全部覆盖到80个网格。

        因地制宜选择人流相对集中的场所,打造“红色驿站”15个。每个“红色驿站”设立心连心服务室、党建联盟会议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进一步延伸“家门口服务站”理念,通过建设共享活动阵地,实体化、个性化打造居民议事、干部听事、问计访情、服务便民的党群连心站,以阵地辐射使网格服务更近更亲,实现网格管理无盲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以“微力量”访民心

        统筹整合原有党建、综治、信访、民政、应急管理等各类信息网格为一个网格,相关县直单位根据“一哨联办”52项清单,安排87名工作人员专门对接办理,实现“多员合一、一网通办”。实行社区、入驻单位“双线”责任体系,即由社区党组织负责建立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汇聚网格内群团组织、物业、志愿者、义工协会等多方资源,发动党员、志愿者434人作为网格辅助员;以社区为单位划分片区,每个社区落实5-6个机关事业单位共建帮扶,建立三长制,由县领导担任片区长,入驻单位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担任网格和居民小区(微网格)的网格长、干部职工为楼栋长,确保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去年来,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受理民生民安事项226015件,办结225807件,办结率达99.91%。

        以“微联动”聚民心

        出台《深化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方案》《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城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等6项制度,形成“党建+社会治理+配套措施”的制度保障体系。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由居民委员会、居民理事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管理、物业服务、矛盾纠纷等各方面问题。

        实行平战结合机制,平时由专职网格员负责,每天巡格,深入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逐一登记核实住户信息、了解居民诉求,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并督促解决实际问题;在疫情防控和抗旱救灾等大战大考中,网格内党员干部就地转为“三长”,建立“六个一”工作法,即:一面党旗一个篷,一个干部一幢楼,一张凳子一张表,为破难攻坚、重点突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微心愿”暖民心

        以大数据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工作,打通为民服务联通通道。多方参与、部门联动,构建一个诚信商家数据库、开通一部民生热线、发放一张24小时便民服务卡、建立一个微信群、建设一个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以“五个一”搭建起线上便民服务体系,按需求将便民服务项目划分为帮扶济困、为老服务、心理咨询、小区治理、法律咨询等九大类,由县城市社区党工委统筹安排帮扶单位进社区、包小区、“结对子”,主动征集居民“微心愿”,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商家共同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并按照“即办件、限时件、承诺件、代办件、上门件、反馈件”进行派单,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完整治理链条。

        截至目前,各社区共征集到“微心愿”6537件,实现所有微服务事项100%办理,真正跑赢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井冈山报 | 2023-02-08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