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发改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15 15:00:47 点击数: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省委“协同打造赣深数字经济走廊”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锚定赛道、谋求先机,全力推动“一号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一、上半年工作及成效
(一)坚持方向至上、细分致胜,深耕产业赛道。强化“赛道思维”,聚焦重点方向,深耕细分领域,布局优势赛道,努力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一席之地。一是做优做强重点赛道。稳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智能终端、电子电路板、半导体照明、5G制造等重点赛道发展,立讯智造、木林森照明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锂电池、电子传感器、磁性材料、专业芯片等领域企业加快布局落地。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467家,今年1-5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595.7亿元,同比增长9.8%。二是夯实做细品牌赛道。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见效,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团队共建机器人智能感知与高端装备联合研发中心,中润智能等一批人工智能项目落地建设,弘德智信等智能机器人终端产品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培育壮大区块链产业,与先锋软件、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共建井冈山先锋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井冈山新校区,引进蚂蚁区块链等7家重点企业落户市中心城区高铁新区,井冈山农高区推广“区块链+农业”试点示范,进一步打响“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培育壮大新兴赛道。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VR等新兴赛道,其中工业互联网方面,有平台设计领域的中国电信(江西)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鼎捷软件等企业;数字孪生方面,有物联网科技领域的森歌数据等企业;VR方面,有硬件制造和软件服务业务领域的吉为科技、君和睿等企业。
(二)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促进产业集聚。以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为核心,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国家级数字产品制造基地和国家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井冈山经开区金鸡湖创新小镇集聚区产业规模突破169亿元,集聚度达70.63%,引进了金蝶软件云服务技术保障和服务中心等数字经济新业态项目。电子信息产业“三驾马车”正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已开始实体化运作;电子信息研究院正在申报省级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和省检测总院洽谈合作事宜。吉安高新区智能穿戴产业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18亿元,集聚度达到70.45%,立讯智造年产700万个高端真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项目、博硕科技年产720万个高端蓝牙耳机及可穿戴产品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已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初步完成。
(三)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积蓄发展后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支撑。一方面,全力招大引强。市本级组建21支专业招商队进驻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商,每周调度项目洽谈、签约进展情况,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数字经济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引进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29个,尤其是21个“5020”项目加快落地,投资120亿元的吉安兴典科技智能终端全产业链、投资30亿元的先锋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块链)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快项目建设。实施重大项目擂台赛、点将赛“双赛制”,创新设立“红灰台”表态模式,激发赶超进位干劲。全市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00个,按计划开工率达到95%,其中纳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0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70.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0.52%,纳入省新基建“项目大会战”项目23个,完成投资32.4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8.25%。
(四)坚持创新引领、深化融合,加快转型步伐。以“两化融合”为结合点,加速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制造业转型方面,推动立讯智造、木林森、景旺电子等重点企业加快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加快推广生益电子“5G+工业互联网”、立讯AGV智能物流系统、联基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催生了吉水实达实“工业购”等新兴数字技术赋能实例,建设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标识解析应用节点,全市20多家电子信息重点企业进行了对接。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达到18785家,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65.3%。服务业数字化方面,全市电商企业达到8807家,涌现了舌尖王国等一批代表企业,1-5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完成36.8亿元,同比增长33.3%。加快形成“1+13+N”全市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江西万佶物流获批全国十大重点物流平台。智慧农业方面,成功打造一批无人农场、区块链+农产品等数字化生产基地,共有21家农业物联网基地(企业)获全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
(五)坚持应用牵引、数字赋能,丰富应用场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丰富应用新场景,为企业提供发展机会、为群众提供良好体验。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初步具备横向与各市直部门、纵向与省级、县(市、区)级业务系统的联动指挥能力,已接入市直部门20多套业务场景。各县(市、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逐渐完成与市级指挥中心的共享对接,实现全市一体联动调度。二是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赣119消防平台、一窗式综合受理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区块链+信用服务”平台、智慧城管等一批数字化管理平台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全市“赣服通”用户数突破300万,上线服务事项万余项,全市“赣政通”激活率达100%。三是推进应用场景数字化。以文旅大数据中心、云游吉安应用平台和智慧文旅监管服务平台推动吉安智慧旅游平台加快应用,井冈山智慧景区创新应用VR、AR技术提升旅游体验感,羊狮幕智慧景区正加快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加快推进,井冈山引入互联网医院核心技术打造“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全市教师赣教云教学通2.0应用率达97.17%,智慧作业应用率达54.6%。各县市区积极拓展直播经济新业态,井冈山杜鹃广场直播基地、新干县“箱包+互联网”、永丰峡江“生物医药+直播销售”等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新兴赛道有待挖潜。产业赛道还不够细分和精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赛道正处于培育期,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价值链还处于中端。二是集聚功能有待强化。虽然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了1900亿元,但是头部企业和高端终端产品还比较少。数字经济重点平台数量和能级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数字化改造有待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还不够广泛,“上云用数赋智”企业数量偏少,智能车间、数字生产线运用不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统筹谋划,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完善工作推进机制,逐月调度、逐月通报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情况,重点要对纳入省里调度的2个集聚区、10个重点项目、8家重点企业、23个省新基建大会战项目,以及纳入市工作要点调度的20个应用场景、60家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落实。二是加强配套支持。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做法,结合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和主攻方向,围绕集聚区培育、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人才引育等主题,组织相关市直单位和开发区认真研究,制定出台针对性、引导性的扶持政策。三是加强监测统计。围绕《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办法》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加强与省直单位的沟通对接,定期召开会议对各项指标“查差距”“找原因”“强推动”。尽快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四是加强合力共为。突出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落实部门职责和县市区主体责任,坚持多方联动,加强协同配合。充分把握与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先锋软件等合作机遇,全方位构建数字经济合作交流框架体系,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重点赛道,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一是持续精耕重点赛道。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赛道和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开展“5020”项目攻坚行动,加强与阿里巴巴等国内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对接,招引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吉安。加强与王耀南院士团队等智库机构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化对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人重点赛道的研究,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与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深度战略合作,推动5G制造、智能终端等产业深度嵌入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链分工,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培育头部企业。通过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融资、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加快集聚区建设,尽快形成并打响吉安数字经济品牌。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点、痛点,提供“全域性、普惠型”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尝试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域“拼多多”。建立“政府补一点、服务商优惠一点、企业出一点”的“降费上云”联合激励机制,推动中小微企业上网上云,带动产业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四是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通信网络、数据创新和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市5G基站、“双千兆”网络、IPV6和智慧城市、智能充电桩、智慧交通等设施建设,对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算力网络建设。
(三)聚焦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体系。一是借助外脑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创新团队、智库机构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化对数字经济产业风口和赛道的研究, 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并具备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组建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加强与大型风投机构的对接、合作, 更多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来把握市场热点和未来引爆点, 力争在重点赛道尽快实现突破。二是加快“三驾马车”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在业务拓展、生产服务等方面互补互促,打通产业内部循环。推动电子信息研究院瞄准数字经济人才瓶颈问题,积极对接大院大所,拓展多方位多元化合作机制。加快组建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构建体系完备的数字产业生态圈。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完善数字经济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挖掘,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发挥井冈山大学和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资源优势,调整院校专业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通过开设线上线下课程加强各级干部的数字经济认识水平。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升级“赣政通”“赣服通”“惠企通”等数字化平台,推动便民惠企事项网上办,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充分发挥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个领域为企业、为市场提供全方位、细致化、精准化的立体服务,让一流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护航。